俗话说:“夜路走多了,难免遇到鬼!”以前我一直不信邪,今天遭逢了,记录下来当做教训。本来文字不该被拿来写这种有伤风雅的东西,所谓“钱财乃身外之物”嘛。

写下这些文字,算是给以后的自己提个醒。

俗话说“衣不如新,人不如旧”。自打高中毕业离开家乡“从此故乡只有冬,再无春夏秋”的日子已近十年了。驻足来看,维持较好关系的还是初高中的那些同学,今天就讲几件关于借钱的小事,主要也是排遣一下要钱不还的愤懑。

借钱等于给钱

B 同学是我的高中同学,高中毕业后我们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联系。因为老家在鸟不拉屎的西北小镇,所以好几次路过西安都会把同学宿舍当做一个中转站。大概 15 年毕业已经好几个月,B 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生活费。学生时代的大家都穷,B 微信过来借 500 块钱,我转了过去,后面因为我上班而 B 还在上学,这件事便没有了下文。后来还听说 B 在学校组了乐队,只是因为一直没个由头联络,虽然人还在好友列表中,但是算来已经好多年没有联系。

现在回想起来,有次我清晨到西安,大冬天的 B 好言给宿管阿姨求情开门到车站接我,这份情谊依然很暖。钱的事,他不提,我不提,无所谓了。

不该借的借了

R 是我的初中同学,其实从初三之后我们就没有联系了,后来我上了大学因为是一个乡镇长大不知怎么的又通过 QQ 和我微信联系上了。也是毕业后,开始找我借钱。响应政策号召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,后来欠了一沟子的帐。 欠一沟子的帐 来龙去脉太麻烦,还是直接拉清单吧!👇👇👇 数字不撒谎

几年下来,虽说从来没有还清过,但是基本也是腾挪转移,没有做得很难看。我们还是以较为良好的方式相处着。 那时候我多单纯呀 危机爆发在前年 10 月。夜里 11 点微信告诉我需要用一笔钱,但是银行卡取不出来无法周转。于是我深信不疑地给转过去 10000,说好第二天转手就过来。结果还是话不多说,继续看图。 两年前他借我10000 这他妈是一天? 要钱 继续要钱 翻脸 好了,事情经过没有必要再复述一遍了。关于买到的教训我也已经在去年的年终总结里面写过。今天话说满了,我又总结出一点给自己的教训:

  1. 成年人的世界里,交易多交情少。不要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帮助,今天来自别人的馈赠和帮助,改天连本带利都不一定能偿还。
  2. 我们总是无形中放大自己帮助别人的价值,同时忽略别人对自己的提供的帮助。
  3.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靠关系。别人给你帮助,你能给别人什么?多久能给,能给多少?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的维持
  4. 一次借钱的人正常,借钱次数多了你就永远成了朋友圈借钱的人,不要让一件不好的事形成惯性。总有一天东墙拆了西墙还没补起来。
  5. 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说别人变了的时候先多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。今天的你是否还是昨天的自己?

写到这里,突然想起翻书了,摘抄一段《亲密关系》吧1

相互依赖理论认为,人们就像购物那样在人际商厦里浏览。所有人都在寻找最合意的商品。我们在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,我们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(Rusbult et al.,2001)。不过,由于每个人都这样做,所以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双方都必须满足自己的利益,否则亲密关系不可能持续下去。 某一特定的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奖赏和代价之和就是结果(outcome),即交往中一方综合得到的净收益或净损失。把所有的奖赏和所有的代价相减就得到:
结果=奖赏-代价
显然,如果某种人际交往的奖赏大于代价,就会得到正值的结果。但别忘了,社会交换理论宣称人们总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结果。你的人际交往结果即便为正,并不表示这种交往就能好到足以使你继续待在伴侣身边。的确,相互依赖理论的一个深刻的观点就认为,人际交往的结果是正还是负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结果的两个标准。第一个标准是我们的期望,第二个标准是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,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样。

当我们最初得到非常好的关系结果时,我们会非常愉悦,但随着我们开始把这些好处视为理所当然,CL 开始升高时,我们的愉悦感会渐渐地减少。这样一来,即使没有任何改变(除了我们的期望),具有奖赏意义的亲密关系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满意。

但是,在一些场合下(希望很少),如果关系亲密的人处在最糟糕的状态,对待彼此可能比对待完全陌生的人更粗鲁、无礼、愠怒、自私和麻木。

失去通常比同等程度的得到对我们的影响更大;我们喜欢得到,但我们更憎恨失去,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。

公平(equity)理论扩展了社会交换的理论框架,提出人们只有在成比例的公正(proportional justice)前提下才对亲密关系最为满意,这就意味着在亲密关系中,每个伴侣的获益与他/她的贡献是成比例的(Hatfield,1983)。如果你的关系结果对贡献的比率和你伴侣的比率相似,关系就是公平的:
你的关系结果/你的关系贡献 = 伴侣的关系结果/伴侣的关系贡献

公平理论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是,它明确地认为处在不公平的亲密关系中的任何人都是紧张的。我们都能理解为什么获益不足的伴侣会不快乐;他们受到了欺骗和剥削,因而会感到愤怒和憎恨。另一方面,过度获益的伴侣虽然得到很多好处,但有一定程度上会有负疚感(Guerrero et al.,2008)。当然过度获益要好于获益不足,但公平理论认为,只有伴侣双方都得到公平结果时,每个人才最为满足。任何对公平关系的偏离都会引起苦恼,哪怕仅仅是因为这些情境内在的不稳定:推测起来人们会厌恶不公平,会想方设法改变或者逃避不公平的关系,特别是处在获益不足的时候。所以,根据这一观点,最令人满意的情形是公平分享关系结果;公平理论预测过度获益的人某种程度上不如公平关系中的人满足,而获益不足的人将更加不满意(Hatfield,1983)。

从头把聊天记录翻看一遍,就像两个分手的情侣,这段感情到了结束的时候,重新看着那时候走过的日子依然让人唏嘘。

我曾经的朋友说我“落井下石”,“戾气加身”,“那时候多单纯啊”。回过头来看,还真是。那时候我多相信人呀!甚至把自己的工资怎么打理的都和盘托出。人家说借钱,我半个小时就到账了。后来呢,是我变了吗?好像是这么回事。我的语气变得官方了,甚至以最后通牒的口吻要账。“你的微信消息太过官方,都不说想我。”~~🧓傻了。~~再后来,居然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。

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都是那个给别人仗义借钱而不被坑害的幸运儿。

该借的没给借

S 是我的初中同学,从初中开始我们就维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因为相仿的家庭环境和性情相投,属于守望相助。

总结

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,希望大家最后遇到的都是言而有信的人们。


  1. 内容摘自罗兰·米勒《亲密关系》第六章之《相互依赖》。 ↩︎